發(fā)布時間:2019-04-16 21:46:49 4.【參考答案】D。解析:A、B項說法錯誤,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也是認識的目的與歸宿,所以認識可能在實踐之后,也可能超前于實踐。C項說法錯誤,實踐和認識有統(tǒng)一性的一面,但不是說實踐與認識二者可以合為一體,故C不選。題干當中 預測未來 可以看做認識活動, 創(chuàng)造出來 可以看做實踐活動,而 預測未來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它創(chuàng)造出來 ,強調的就是認識活動的最終目的是要以預見為基礎,通過實踐真正把科學的預測和理論轉化為現(xiàn)實,體現(xiàn)了實踐高于認識。故本題答案為D。 5.【參考答案】D。解析:主要矛盾在事物發(fā)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fā)展起決定作用;次要矛盾在事物發(fā)展過程中處于從屬地位,制約著主要矛盾。主次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題目當中強調, 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尋求突破 ,就是要求我們在認識復雜事物的過程中,要堅持重點論,著重把握主要矛盾,抓住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故本題答案為D。 6.【參考答案】A。解釋: 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理念的影子 認為理念是萬物的本原,理念即絕對理念,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觀點。A項 理在事先 認為理在所有事情之前,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觀點。B項 萬事皆備于我 即所有的的東西都是為我準備的,我決定世間萬物,屬于主觀唯心主義觀點。C項認為物即是感覺的集合,屬于主觀唯心主義觀點。D項認為世界的本原是 活火 ,屬于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故本題答案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