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社會主義國家間相互關系-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12-30 18:16:20社會主義國家間相互關系一.社會主義國家間相互關系的發(fā)展歷程(P183 P187)1.友好合作時期(戰(zhàn)后初期至50年代末)標志:社會主義陣營作為一種新的政治力量出現在國際舞臺上(1)1947年,成立了歐洲九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2)1949年1月,在莫斯科成立了經濟互助委員會(3)1950年2月,中蘇簽定了為期30年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4)1955年5月14日,蘇聯同其他七個東歐國家于華沙簽定了友好合作互助條約,6月4日華沙條約組織建立。2.分化、動蕩和沖突時期(60年代至80年代初)由于社會主義國家間經濟政治發(fā)展的不平衡性,以及蘇聯在對外政策中大國主義和民族利己主義,社會主義陣營從成立之初,內部就存在著矛盾和沖突的隱患。蘇南沖突、1956年蘇波、蘇匈矛盾、中蘇關系破裂,社會主義陣營解體。3.調整、改善和謀求新的合作時期(80年代中后期)二.社會主義國家間相互關系的基本原則(P188 P191)1.社會主義國家間相互關系的基礎(1)主權關系是社會主義國家間相互關系的基礎(2)經濟政治發(fā)展不平衡制約著社會主義國家間關系的發(fā)展(3)社會文化、歷史傳統對社會主義國家間關系具有重大影響2.社會主義國家間相互關系的基本原則(1)獨立自主原則(2)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相結合的原則(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三.社會主義國家間的互助與合作(P191 P192)1.社會主義國家間相互合作的基礎相同的意識形態(tài)、經濟制度、生產目的,對外關系上都追求獨立自主、和平反霸。2.社會主義國家間相互合作的多種形式四.社會主義國家間的沖突與戰(zhàn)爭1.社會主義國家間矛盾與沖突的類型意識形態(tài)上的分歧;政治沖突;經濟沖突;邊界和領土糾紛;軍事沖突或戰(zhàn)爭。2.社會主義國家間戰(zhàn)爭的原因(1)社會主義國家間經濟政治發(fā)展的不平衡和由此產生的利益沖突(2)某些國家所推行的大國主義和霸權主義某些社會主義國家在對外政策中推行霸權主義的根源:A第一,歷史根源。大民族主義、擴張主義和民族沙文主義的歷史影響。B第二,思想理論根源。某些國家錯誤的理解,甚至歪曲了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的關系。C第三,社會政治根源。長期以來,特別是二戰(zhàn)后,蘇聯的國際地位明顯提高,長期處于特殊地位,滋生了優(yōu)越感。

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社會主義國家與民族問題-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08-31 18:15:19△社會主義國家民族問題由原來的實質上的階級問題變成基本上是勞動人民之間的關系問題?!魃鐣髁x國家雖然平等、團結互助的民族關系已經建立,但并不排除民族間存在一定的矛盾。這種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產生的人民內部矛盾。 只能通過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方法合理地逐步地加以解決。1、社會主義民族問題和馬克思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①社會主義國家的民族問題是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總問題的一部分。它的性質是人民內部矛盾,而不是敵我矛盾。這是認識和解決社會主義國家民族問題最基本的出發(fā)點。②會主義國家民族間事實上的不平等,主要表現在經濟文化方面,不表現在政治方面。即使政治上的不平等也不否認社會主義民族平等原則。③社會主義民族化的內容包括:a)民族政權機關的民族化;b)經濟發(fā)展的民族化;c)語言文化民族化。④馬列主義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反對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堅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即各民族的平等的聯合,也是無產階級的國際主義=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⑤社會主義又要防止兩種民族主義傾向:a)大民族主義(又叫大國沙文主義)b)地方民族主義(又叫狹隘民族主義)① 馬克思民族主義的基本原則,提出的依據是什么?a)馬克思主義的民族觀;b)人類社會發(fā)展在民族問題上的兩個歷史趨向:(1)反對民族壓迫的斗爭,民族國家的建立;2)民族間交往頻繁,民族隔閡消除,國際統一形成。)c)反映工人階級和被壓迫民族解放斗爭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