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政治分析的一般方法-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09-2216:23:18章政治分析的一般方法概要(Overview)概念(Concept)、理論(Theories)、研究途徑(Approaches)和方法(Methods)是任何學科不可或缺的要素。概念是思維的工具;理論既是思維的工具,也是思維的結果;研究途徑和方法則是分析問題的角度和手段。通過一定的途徑和方法,理論的假說才能得到驗證,理論的概括才能得到實現(xiàn)。關于政治活動的討論一直與有關政治學科性質(zhì)的爭論相伴而行。作為最古老的知識活動的一個方面,政治學最初被認為是哲學、歷史學和法學的基石,其核心目的是要揭示構成人類社會的那些最基本的原則。19世紀末期以后,這種偏重于哲學思考的工作,逐漸地被將政治學變成科學學科的努力所替代。這個過程在20世紀5060年代達到了頂點。當時,人們公開拒絕早期傳統(tǒng),認為傳統(tǒng)政治學是一種毫無意義的形而上學。但是,在那之后,把政治學當成一門嚴格的科學學科的激情開始逐步小腿。與此同時,人們又重新承認價值和規(guī)范理論具有永久性意義。假如我們否定了所謂傳統(tǒng)的對普遍價值的追求,而這些價值又是我們所普遍認可的,那么,僅僅指望科學能揭示生活的全部意義和真理嗎?今天,政治學研究如此豐富多彩,絕不簡單是科學發(fā)展的結果,而應當歸功于廣泛的研究途徑和多元的分析方法的應用。核心問題(KeyIssues)?政治學研究途徑和方法變化?政治研究的主要途徑?政治學研究方法分析?政治科學的局限性一、政治學研究途徑和方法的歷史變遷政治學研究途徑和方法隨著政治研究的歷史演進而發(fā)展變化。斯蒂芬D.泰瑟教授在《政治學基礎》一書中把古希臘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來政治學研究方法的變化過程概括為三個時期,即傳統(tǒng)學術(traditionalscholarship)時期、社會科學(socialscience)時期和激進批評(radicalcriticism)時期。傳統(tǒng)學術起始于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通常采用歷史的和哲學的研究方法,主要討論一些重大的道德問題,如什么是正義?什么是最好的政府形式?其研究核心主要集中在兩個領域:制度研究(politicalinstitutions)和理論研究(politicaltheories)。前者主要通過研究個別國家的特定政治制度(如議會制度、選舉制度、政府機構、地方政府等)來研究政治,后者主要通過研究專門的理論概念或政治學作家的思想發(fā)展來研究政治。社會科學把政治學當作類似于社會學和經(jīng)濟學一樣的社會科學來看待,政治學家收集可分析性數(shù)據(jù)(analyzingdata),運用現(xiàn)代量化和統(tǒng)計學方法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20世紀以后,在政治學科科學化的趨勢下,傳統(tǒng)的概念被新的概念取而代之。
軍隊文職人員招聘前輩們跳過的坑,一坑更比一坑深
2018年軍隊文職人員招聘筆試已經(jīng)結束了,又是聽到很多軍隊文職人員招聘小伙伴們用哀怨的聲音告訴我,數(shù)學運算又沒有做,啊啊啊啊!圖圖你說可怎么辦啊?也有小伙伴說,這次終于做了數(shù)學題,感覺自己萌萌噠,信心滿滿的。真的嗎?今天圖圖就根據(jù)吐槽的小伙伴的回憶描述,來給大家說說今年軍隊文職人員招聘前輩們摔過的跟頭簡直就是一坑更比一坑深。 首當其沖行程問題:一輛汽車第一天行駛了5個小時,第二天行駛了600公里,第三天比第一天少行駛200公里,三天共行駛了18個小時。已知第一天的平均速度與三天全程的平均速度相同,問三天共行駛了多少公里?(題目據(jù)網(wǎng)友回憶) 參加今天考試的小伙伴是這樣說的:行程一般比較難,我都是放棄。
題目中出現(xiàn)平均速度,優(yōu)先考慮等距離平均速度公式??墒沁@題也沒說等距離啊?那嘗試列方程吧,可是總路程分成了三段,每段告訴的都是不同的量t或者是s,甚至是s的一些間接關系。列式的的等量關系找不到,甚至都不知道設哪個量為未知數(shù)啊,算了,花了一分鐘糾結,于是我選擇了放棄。 這你可就吃大虧了,這題難度看起來很難,實際卻難度不大,是完全可以做出來的。這題的等量關系比較隱蔽,主要得先會設未知數(shù)x。根據(jù)第一天的平均速度是第三天全程的平均速度相同,我們可以設第一天平均速度為v,那么全程平均速度也為v,因此可知全路程為s=vt=18v。這便是突破口!而題目又將路程分成了三段,可以分別用含有v的多項式去表示每段路程,從而建立和18v的對等關系。
再來看看第二坑:理解的坑。例如像今天的能耗問題:大致意思是企業(yè)花費600萬元升級生產(chǎn)線,降低了能耗費用和人工成本,預計在400天后收回成本。 那么重點來了,這里列方程很多寶寶們找的等量關系是(升級之后的能耗+升級之后的人力)*工作日=企業(yè)的花費。于是算出沒有正確答案。也是藍瘦香菇了! 企業(yè)的花費不就是用在耗能和人力上嗎?這你可錯了。這里的收回成本600萬是指根據(jù)之前未升級的對比,節(jié)省下來的能耗+節(jié)省下來的人力成本=之前投資用于升級的600萬。這才是真正的等量關系。題目意思沒有很好理解啊! 最后再來最后一波計算坑,在能源汽車企業(yè)計劃A\B\C\D此題中,大家都知道是考察不定方程,設A城市有x個充電站,D城市有y個充電站。
列出不等式最終為2x+y=42。題目要求x+6的最小值,怎么做?兩個未知數(shù)一個方程不會啊?考試前,圖圖老師怎么說得,不會就代入答案啊。但這題要將選項都減去6才是x的值,按照由小到大的順序依次代入就可以了。 今天考完的小伙伴看完以后是不是后悔莫及呢?希望這些軍隊文職人員招聘前輩們跳過的計算坑,理解坑,對于即將投身到軍隊文職招聘中的你能有所啟示。
2017數(shù)量關系整體分析,錯過一時牽絆一年
通過上表不難得出結論:數(shù)量關系每年的題型考察趨向穩(wěn)定,其中幾何問題、經(jīng)濟利潤問題、行程問題、排列概率問題、函數(shù)數(shù)形結合必考,尤其是幾何問題和排列組合、概率問題,以及函數(shù)數(shù)形結合,是必然考察的內(nèi)容,是難點也是熱點。 特點二:難度兩極分化,難度系數(shù)相差巨大 各種題目比較起來,今年的題目有簡單到令人發(fā)指的秒殺題目,也有計算起來要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三位才能選出準確答案的。 這種兩極分化的題目,傳遞給考生的信息是:數(shù)量關系不可完全放棄,必須戰(zhàn)略性地做一部分,全部蒙十分可惜! 特點三:考查關鍵在于數(shù)學思維 有些數(shù)量題目雖然看似難,但實際上掌握了數(shù)學的一些基礎思維,其實十分簡單。如有一道m(xù)ini軌道的兩個小機器人移動的題目,只要利用數(shù)形結合思維稍微分析一下,不難發(fā)現(xiàn)兩個小機器人每次移動完都會相遇,題目瞬間變成約數(shù)余數(shù)問題,十分簡單。
以上就是數(shù)量關系2017年上半年軍隊文職考試崗位能力科目的一些特點,希望對備考2018年軍隊文職考試考試的考生有所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