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軍隊文職考試考試崗位能力備考:尾數法的巧用

紅師教育發(fā)布:2020年上海軍隊文職考試考試崗位能力備考,崗位能力備考要時間久一點,小伙伴們可以閱讀以下內容,更好的進行軍隊文職考試崗位能力備考。 2020年上海軍隊文職考試考試崗位能力備考:尾數法的巧用 任何幾個數進行加減乘除的計算,那么結果的尾數都是由參與計算的式子的末一位決定的,所以我們就可以利用尾數法進行選擇選項。尾數法其實我們在講解的過程中可能是在資料計算和我們的數字推理中去應用,但是有些時候尾數法還可以應用到我們的數學運算中,掌握了尾數法就可以在數學海洋里面暢游。那尾數到底如何妙用呢?接下來紅師教育以一道例題給大家進行展示。 例1:每年三月某單位都要組織員工去A、B兩地參加植樹活動。

2013年上海軍隊文職考試考試崗位能力言語理解篇章閱讀技巧

上海市軍隊文職考試考試中言語理解部分主要考查三大題型:選詞填空、語句表達、閱讀理解。25題中,閱讀理解占了15題,而這其中篇章閱讀以每年6--7題的題量,成為軍隊文職考試考試中比較重要的測查部分。而在以往的考試中,考生因為篇章閱讀的篇幅較長,閱讀量較大,放棄解題,這是非常不明智的,因為這一部分的題目與片段閱讀相比,難度相對較低。 例1、對風能發(fā)電優(yōu)勢表述不準確的一項是()(2009年上海市軍隊文職考試考試試卷第45題) A、風能發(fā)電既不污染空氣,又無安全隱患 B、從環(huán)保的角度看,風能發(fā)電是最完美的能源利用方式 C、風能發(fā)電可以大量減少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 D、風能不受儲量限制,從戰(zhàn)略上看,它是最新的替代能源之一 解析:B選項的最完美 例2、造成風力發(fā)電在各電力來源中所占比例很低的原因概括不當的一項是()(2009年上海市軍隊文職考試考試試卷第46題) A、各還沒能將風力發(fā)電產業(yè)化 B、風力發(fā)電因價格偏高而受到反對者的抨擊 C、風力發(fā)電在世界范圍內還只是起步階段,技術與市場還不夠成熟 D、各人民對風力發(fā)電還缺乏耐心和信心 解析:A選項的沒能 例3、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2009年上海市軍隊文職考試考試試卷第47題) A、世界風力發(fā)電增長速度最快的是丹麥 B、風能發(fā)電是目前惟一一種有利于可持續(xù)發(fā)展、有利于環(huán)保、有利于能源戰(zhàn)略安全的能源方式 C、歐盟出臺風電產業(yè)政策,是他們千方百計尋找新的替代能源的結果 D、當風力發(fā)電占到全世界發(fā)電量12%時,全球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將減少110億噸 解析:A選項的最快B選項的唯一 例4、根據第一段內容,認為在地球以外的別的星球上出現智慧生命,完全是可能的的理由,下列解釋不夠準確的一項是:()(2011年上海市軍隊文職考試考試B類試卷第22題) A、銀河系中存在眾多恒星 B、相當一部分恒星帶有行星 C、很多行星都與地球環(huán)境近似 D、與地球環(huán)境近似就會產生智慧生命 解析:D選項的就會產生 例5、根據第二段內容,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從理論上講是完全可能的。

其主要原因在于()(2011年上海市軍隊文職考試考試B類試卷第24題) A、外星人根本不存在 B、外星人沒有掌握人類的科技 C、外星人生活在距今很遠的年代 D、外星人生活在距地球很遠的星球 解析:A和B選項的根本不沒有掌握這一系列選項的表述上都不夠科學嚴謹,因此,常常是考生思考判斷的首選。

2019年上海軍隊文職考試崗位能力資料分析題必備術語大全

2019年上海軍隊文職考試崗位能力資料分析題必備術語大全,提到上海軍隊文職考試崗位能力資料分析題,我想考生們想的絕不是太難了,怎么研究都不會,而一定是天,一堆術語和復雜數字運算,想來都頭大吧。其實資料分析必須掌握的術語并不多,但是我們必須理順清楚,絕對不能有一絲懈怠。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用在這里再適合不過了。有時一字之差意思千差萬別,萬不可模棱兩可。下面紅師教育為大家總結了上海軍隊文職考試崗位能力資料分析題必備術語大全,務必仔細研讀,清晰把握。 一、相近詞語,詞意大不同 1、基期量與現期量 我們常見到這種描述:一個時期的量與另一個時期的量相比較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基期:被用作參照物的時期稱為基期,描述基期的量即為基期量。

2、增量、增速、增長率與增幅 增量:增長的絕對量=末期量-基期量 增速:增長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增長率:增量與基期量之比。 增幅:即增長的幅度,也可理解為增量。 3、百分數與百分點 百分數:n%,即n/100。 百分點:n個百分點,即n%或n/100(注意百分點不帶百分號)。 4、同比與環(huán)比 同比:與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 環(huán)比:與緊緊相鄰的上一期相比。 二、常見經濟學名詞 1、GDP和GNP GDP(內生產總值):指一個(或地區(qū))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 GNP(民生產總值):指一個(或地區(qū))所有民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 2、順差和逆差 貿易順差:一個時期內通常是1年,一個(或地區(qū))的出口商品額大于進口商品額,叫做對外貿易順差(又稱出超),其差額即貿易順差額。

3、基尼系數與恩格爾系數 基尼系數:際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個或地區(qū)人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標?;嵯禂到橛?-1之間,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趨向平等,反之趨向于不平等。按照際一般標準,0.4以上的基尼系數表示收入差距較大,當基尼系數達到0.6以上時,則表示收入差距很大 恩格爾系數:指食品支出總額(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百分比例。這個比例越低、一般反映這個地區(qū)人民生活水平越高。 4、三次產業(yè):第一產業(yè)--農業(yè),第二產業(yè)--工業(yè)和建筑業(yè),第三產業(yè)--服務業(yè) 以上就是對上海軍隊文職考試崗位能力資料分析題目術語的大總結了。大家在記憶的時候,概念性的術語要理解記憶與反復記憶相結合,對于相似的術語要對比記憶,以免混淆,為一舉成公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