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析 其實是最容易提高的題型, 建議考生把它當成優(yōu)先復習對象。因為它是性價比最高的科目,正確率應該達到100%。最開心的是它花費的時間最少,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識點,就是我們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
(1)概念。
先從概念著手,資料分析的知識可以用 很少 來形容。主要是比重、環(huán)比、同比、增長等等,概念數(shù)量不多。但這些概念需要什么條件、公式及其變形公式都是怎樣的,一定要非常熟悉,如果這些內(nèi)容在考試的時候看到都要一愣,那根本談不上解題速度了。
例如求2016年的量,顯然題目不會直接給出,那么給環(huán)比怎么算、給同比怎么算,給增長率怎么算,需要從材料中找哪些量才能計算出來,在考試前,這一項基本功需要非常熟練。。 看到題目,所需的條件,計算步驟自然而然就反應出來了。做到這點也不難,剛開始解題一定是慢的,這個不用在意,練習中不斷鞏固這個知識,十幾道類似題目之后就對某個概念及其周邊內(nèi)容很熟悉了。很多考生剛了解概念后就求速度,根本沒有給大腦留出適應、實踐新思路的時間,因此總是在原來的水平徘徊。
(2)定位。
要邊勾畫關鍵詞與題邊列式。關鍵詞在題目中先確定好,再到材料中尋找。這有一定的技巧性,定位要與材料相適應,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例如可能存在年份、行業(yè)、機構,要從材料劃分來定位。如果材料各段按照2014、2015、2016來分,那么顯然先定位年份,這樣做可以把搜索范圍縮小到一段當中;如果材料按照第一產(chǎn)業(yè)、第二產(chǎn)業(yè)、第三產(chǎn)業(yè)來分,顯然先定位行業(yè),這樣搜索范圍同樣縮小到一段當中。以此類推,再搜索,再縮小范圍。 而且資料分析的題目往往使用的材料不重合,也就是說,第2題往往用不到第1題的材料,這樣搜索的范圍越來越小,做題會越來越順。 定位后,可以用尺子、橡皮或者筆帽等停留在那段文字下面,做完這道題目再移開。盡量不用手指也不要不做標記,自己試一下單手列式,實際上是為了降低速度。
(3)速算。
具體題目的速算,前與概念緊密結合,后與選項密不可分。 概念的熟練程度決定列式的速度,尤其是一些式子變形。備考中如果算的慢,請先回去看一下這個概念的整個內(nèi)容,不怕浪費時間,因為提高才是目的,多次反復比一次記憶還要好,要提醒自己多用就會熟練。 選項之間差異大小決定速算的種類與取舍?;驹瓌t是 列而不算,算則從簡 ,就是說,列完式子之后不要急于計算,看看有沒有速算方法,而這個速算方法是要結合選項來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