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婦產(chǎn)科護理重要知識點:分娩的臨床經(jīng)過-先兆臨產(chǎn)(2)-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2019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婦產(chǎn)科護理重要知識點:分娩的臨床經(jīng)過-先兆臨產(chǎn)(2)發(fā)布時間:2019-02-19 00:49:31先兆臨產(chǎn)的護理1.提供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2.飲食指導:宮縮間隙少量多次進食高熱量、易消化、清淡飲食,攝入足夠水分,以保持精力和體力3.活動指導:宮縮不強且未破膜者,宮縮間歇期可在室內走動,有助于加速產(chǎn)程,4.心理護理 加強與產(chǎn)婦的溝通,建立良好護患關系,講解分娩的過程及相關知識,增加分娩信心。5.觀察產(chǎn)程進展情況:子宮收縮的持續(xù)時間、間歇時間、強度、陰道流血流液等;協(xié)助大夫做好肛門檢查或陰道檢查;胎心監(jiān)測;必要時做好術前準備。例題:1.哪項不是先兆臨產(chǎn)的癥狀?A.頻繁的嘔吐B.假臨產(chǎn)C.胎兒下降感D.見紅正確答案:A2.關于分娩的先兆癥狀,下列哪項不正確?A.見紅是分娩即將開始一個比較可靠的征象B.初產(chǎn)婦見紅血量比經(jīng)產(chǎn)婦多C.見紅多在分娩開始前24~48hD.假陣縮的特點是持續(xù)時間短且不恒定,常夜間出現(xiàn),清晨消失E.安定可抑制假陣縮正確答案:B

2019年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護理學基礎知識:肝癌與肝性腦病的重要考點-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2019年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護理學基礎知識:肝癌與肝性腦病的重要考點發(fā)布時間:2019-02-17 20:40:08一、肝癌1.臨床表現(xiàn)早期缺乏典型表現(xiàn)。最常見的有肝區(qū)疼痛,以此為首發(fā)癥狀,多為持續(xù)性隱痛、鈍痛或脹痛,夜間或勞累后加重,癌腫累及橫膈時有右肩背部牽涉痛。中、晚期病人的肝臟呈進行性腫大、質地較硬、表面高低不平、有明顯結節(jié)或腫塊。2.常見并發(fā)癥(1)癌腫破裂出血:原發(fā)性肝癌常見的并發(fā)癥,應避免致腹內壓驟升。(2)上消化道出血:晚期肝癌、肝硬化伴食管 胃底靜脈曲張者的并發(fā)癥。(3)肝性腦病。3.輔助檢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檢測,是診斷原發(fā)性肝細胞癌最常用的方法和最有價值的腫瘤標志物??捎糜谄詹椋兄诎l(fā)現(xiàn)無癥狀的早期病人。二、肝性腦病1.病因:最常見的是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2.分期及臨床表現(xiàn)(1)一期(前驅期):表現(xiàn)為輕度性格改變和行為失常。(2)二期(昏迷前期):表現(xiàn)以意識錯亂、睡眠障礙、行為失常為主。(3)三期(昏睡期):表現(xiàn)以昏睡和精神錯亂為主。(4)四期(昏迷期):患者神志完全喪失,不能被喚醒。肝性腦病最具特征性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體征:撲翼樣震顫。3.護理:(1)去除和避免誘因:清除腸道內積血、避免應用催眠鎮(zhèn)靜藥、避免快速利尿和大量放腹水、防止便秘。禁用肥皂水灌腸,以減少氨的產(chǎn)生和吸收。(2)用藥護理:口服乳果糖,可以降低腸道pH,使腸道細菌產(chǎn)氨減少,減少氨的吸收,促進氨的排出;肝昏迷患者合并肝腎綜合征有高鉀血癥,不宜使用谷氨酸鉀。(3)飲食護理:昏迷者應忌食蛋白質,可鼻飼或靜脈補充葡萄糖供給熱量。清醒后可逐步增加蛋白飲食,蛋白質攝入量為1~1.5g/(kg d),最好給予植物蛋白,如豆制品。顯著腹水病人應限制鈉、水量,鈉應少于250mg/d,水入量一般為尿量加1000ml/d。

2019年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護理學基礎學習指導:關于使用鐵劑的相關注意事項-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2019年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護理學基礎學習指導:關于使用鐵劑的相關注意事項發(fā)布時間:2019-02-18 18:29:361、口服鐵劑的護理:(1)口服鐵劑可導致胃腸反應,宜從小劑量開始,且在兩餐之間服用。(2)用吸管、服藥后漱口,以防牙齒被染黑。(3)鐵劑可和胃腸道內的硫化物反應,導致糞便變黑。(4)可與維生素C、果汁、稀鹽酸同服,促進鐵吸收。(5)不宜與牛奶、濃茶、蛋類、抗酸藥物同服,會抑制鐵的吸收。(6)藥物應妥善存放,以免誤服過量中毒。2、注射鐵劑的護理:(1)鐵劑屬于刺激性藥物,需要深部注射。(2)應選用粗長的針頭注射。(3)做到 兩快一慢 即進針快、拔針快、注射慢。3、早產(chǎn)兒:應在出生后2個月開始補充鐵劑預防缺鐵性貧血。4、缺鐵性貧血患者:服用鐵劑時間應至血紅蛋白正常后2個月才能停藥,目的是補足體內貯存鐵。

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圍手術期護理-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09-24 17:22:10圍手術期護理學習要求熟悉:常見顱腦疾病病人的護理評估和護理問題。掌握:常見顱腦疾病病人的護理措施。重點和難點問題一、護理診斷/護理問題1.自理缺陷 與神經(jīng)功能受損所致的運動、視力、語言等障礙有關。2.有受傷的危險 與肢體運動障礙、感覺障礙、視力障礙、抽搐有關。3.潛在并發(fā)癥 腦疝、癲癇、出血、感染、高熱、尿崩、消化道出血。4.恐懼或焦慮 與對麻醉、術中危險、并發(fā)癥、預后及醫(yī)療費用等擔憂有關。二、手術前護理????1.營養(yǎng)支持 顱內壓增高頻繁嘔吐者,應靜脈補充營養(yǎng),防治水、電解質及酸堿失衡。2.功能障礙的對癥護理 ①意識障礙或吞咽困難者,進食時需防止食物誤入呼吸道,導致窒息、肺部感染或舌頭咬傷。②肢體無力、偏癱、視力障礙者,除提供必要的生活護理外,還應妥善保護,防止墜床和其他意外損傷。③面癱者,飯后應清潔患側頰粘膜,防止食物殘留。④語言障礙和聽力障礙者,應采用適當?shù)姆椒ㄅc其溝通。3.手術治療的對癥準備 ①垂體腺瘤者,如擬行經(jīng)鼻蝶竇入路手術,應做好口腔和鼻腔護理。②顱內動脈瘤位于Willis環(huán)前部或擬行頸動脈海綿竇瘺封閉術者,應進行頸動脈壓迫試驗(Matas test)和訓練,以建立側支循環(huán)。方法:用特制裝置或手指壓迫患側頸動脈,直到同側顳淺動脈搏動消失為止,開始每次壓迫5分鐘,以后逐漸延長壓迫時間,直到每次壓迫20~30分鐘病人仍能耐受,不出現(xiàn)頭昏、眼黑、對側肢體無力及麻木等癥狀為止。三、手術后護理1.病情觀察 ①定時測量生命體征;觀察瞳孔、意識、肢體活動、呼吸道通暢等情況。②妥善連接顱外引流管,觀察引流量和性質;必要時連接顱內壓監(jiān)護儀和血氧飽和度測試儀,監(jiān)測顱內壓和血氧飽和度。③記錄出入量。對觀察結果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2.臥位 安置或變動體位時,應有專人扶托頭部,保證頭頸與軀干在同一軸線上,無扭曲和震動。手術后臥位應根據(jù):①意識情況:全麻清醒前,宜取側臥位,以便于呼吸道管理;意識清醒、血壓平穩(wěn)后,床頭抬高15o~30o臥位,以利顱內靜脈回流。②手術情況:幕上開顱術后,應取健側臥位,防止切口受壓;幕下開顱術后,早期宜去枕側臥或側俯臥位,若后組腦神經(jīng)受損,只能取側臥位,防止口咽分泌物誤入氣管;較大腫瘤切除術后,24小時內應保持手術區(qū)在高位,勿翻動病人,以避免腦和腦干移位,引起大腦上靜脈撕裂、硬腦膜下出血或腦干衰竭。3.營養(yǎng)與補液 一般手術,術后第1日可進流質,第2~3日給半流質,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較大手術或全麻術后,應禁食1~2日,待病情穩(wěn)定后逐步進食,禁食期間給予靜脈補液;后顱窩或聽神經(jīng)瘤術后,如出現(xiàn)吞咽困難、飲水嗆咳,應嚴格禁飲食,采用鼻飼供給營養(yǎng),待吞咽功能恢復后,再逐漸練習進食;術后長期昏迷者,可采用鼻飼及靜脈營養(yǎng)支持。腦手術后均有腦水腫反應,故應限制輸液量,成人每日1500~2000ml為宜,其中含鹽液體500ml;術后還需使用脫水劑,可能有氣管切開、腦室引流、嘔吐、高熱等,故應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4.止痛與鎮(zhèn)靜 術后頭痛和躁動是腦外科病人的常見問題,應分析原因,給予對癥處理。①切口疼痛,多發(fā)生在術后24小時內,給予一般鎮(zhèn)痛劑即可。②顱內壓增高引起的頭痛,多發(fā)生在術后2~4日,應給予脫水劑和糖皮質激素治療。③血性腦脊液刺激而引起的頭痛,應在術后早期做腰穿引流血性腦脊液,直到轉清為止。無論何種原因的頭痛,均不可輕易使用嗎啡或哌替啶,因這類藥物能抑制呼吸,影響氣體交換,還可使瞳孔縮小,影響臨床觀察。對躁動者,在排除顱內壓增高、膀胱充盈等原因后,遵醫(yī)囑給予氯丙嗪、異丙嗪、地西泮、10%水合氯醛等。5.腦室引流的護理(1)妥善固定:在無菌條件下接引流袋,并將其懸掛于床頭,引流管口應高出腦室平面10~15cm;適當限制病人頭部的活動范圍,護理操作時,應避免牽拉引流管。(2)控制引流速度:腦室引流早期要特別注意引流速度,切忌過多過快。伴有腦積水者,可因快速引出大量腦脊液,使腦室塌陷,在硬腦膜與腦或與顱骨內板之間產(chǎn)生負壓吸附力,引起硬腦膜下或硬腦膜外血腫;腦室系統(tǒng)腫瘤者,可因一側腦室的突然減壓,使腦室系統(tǒng)壓力的不平衡,引起腫瘤內出血;后顱窩占位性病變者,可因幕上壓力的突然減低,誘發(fā)小腦中央葉向上疝入小腦幕切跡。因此,引流量應控制在每日500ml以內,若有引起腦脊液分泌增多的因素(如顱內感染),引流量可適當增加,同時注意預防水、電解質失衡。(3)觀察引流液的性狀:正常腦脊液無色透明,無沉淀。術后1~2日引流液可略為血性,以后轉為橙黃色。若引流液中有大量鮮血或血性顏色逐漸加深,常提示腦室出血;若引流液混濁,呈毛玻璃狀或有絮狀物,表示存在顱內感染,應及時報告醫(yī)生。(4)保持引流通暢:避免引流管受壓、扭曲、成角、折疊,如無腦脊液流出,應查明原因,給予處理。常見原因有①顱內壓過低:若將引流瓶放低,有腦脊液流出則可證實,仍將引流瓶放回原位即可。②管口吸附于腦室壁:試將引流管輕輕旋轉,即可有腦脊液流出。③小血塊或挫碎的腦組織堵塞:可在嚴格消毒后試用無菌注射器輕輕抽吸,切不可高壓注入液體沖洗,以防管內堵塞物沖入腦室系統(tǒng)狹窄處,導致腦脊液循環(huán)受阻。④引流管位置不當:應請醫(yī)生確認(攝X線片),調整引流管的位置,直到有腦脊液流出后重新固定。(5)定時更換引流袋,記錄引流量:每日定時按無菌原則更換引流袋,并記錄引流量。(6)按期拔管:開顱術后一般引流3~4日,不宜超過5~7日,因引流時間過長,可能發(fā)生顱內感染。拔管前1日,應試行抬高引流袋或夾閉引流管,如病人無頭痛、嘔吐等癥狀,即可拔管,否則,重新放開引流。拔管后,還應觀察切口處有無腦脊液漏出。6.術后并發(fā)癥的護理(1)出血:是最危險的并發(fā)癥,多發(fā)生在術后24~48小時。大腦半球手術后出血,可有幕上血腫或小腦幕切跡疝表現(xiàn);顱后窩手術后出血,可有枕骨大孔疝表現(xiàn);腦室內手術后出血,可有高熱、抽搐、昏迷及顯著生命體征紊亂。術后應去除一切可導致顱內壓增高的因素,以預防出血。(2)感染:常見的有:①切口感染:多發(fā)生在術后3~5日。表現(xiàn)為切口疼痛、腫脹、壓痛、皮下積液;頭皮淋巴結腫大、壓痛;嚴重者引起顱骨骨髓炎。②腦膜腦炎:常繼發(fā)于開放性顱腦損傷、切口感染或腦脊液漏。表現(xiàn)為術后3~4日體溫降至正常后又升高,或術后體溫一直升高,伴有頭痛、嘔吐、意識障礙、腦膜刺激征等;腦脊液白細胞增多,嚴重者可查見膿細胞。③肺部感染:多發(fā)生在1周左右。常見于意識障礙和全身情況較差者。應采取隔離、降溫、保持呼吸道通暢、營養(yǎng)支持和加強基礎護理等措施。(3)中樞性高熱:常見于下丘腦、腦干或上段頸髓病變者,因體溫中樞功能紊亂所致。多發(fā)生在術后48小時內,常伴有意識障礙、瞳孔縮小、脈搏增快、呼吸急促等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癥狀。一般的降溫措施效果較差,應給予冬眠低溫療法。(4)尿崩:主要發(fā)生在鞍上(如垂體腺瘤、顱咽管瘤)手術后。表現(xiàn)為多尿,每日數(shù)千毫升以上、尿比重低(低于1.005)、多飲、口渴。應遵醫(yī)囑給垂體后葉素皮下注射;準確記錄出入量、測定血清電解質,為調節(jié)用藥劑量提供依據(jù)。(5)消化道出血:主要見于下丘腦、腦干、三腦室前部、四腦室等手術后。表現(xiàn)和處理參見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6)頑固性呃逆:常見于三腦室、四腦室、腦干等手術后。對有胃脹氣或胃潴留者,可插胃管抽盡胃內容物;也可試行壓迫眼球、壓迫眶上神經(jīng)、捏鼻、刺激咳嗽等方法,但對顱內壓增高者慎用;必要時,遵醫(yī)囑給予氯丙嗪、異丙嗪、哌甲脂等。(7)癲癇發(fā)作:多由于腦水腫、腦組織缺氧、皮質運動區(qū)受激惹等引起。對皮質運動區(qū)及其附近的手術,術后常規(guī)給抗癲癇藥物。有癲癇發(fā)作史者,應臥床休息,避免情緒激動,保證充足睡眠,給抗癲癇藥物預防發(fā)作。發(fā)作時,應給氧、保護病人防止受傷,遵醫(yī)囑靜脈給地西泮、20%甘露醇等,觀察并記錄發(fā)作情況。